
文殊兰生长适温15~20℃。不耐烈日曝晒,而稍耐阴。夏季需置荫棚下,生长期需大肥大水,特别是在开花前后以及开花期更需充足的肥水。夏季充足供水,保持盆土湿润;每周追施稀薄液肥一次,花葶抽出前宜施过磷酸钙一次。花后要及时剪去花梗。9月上旬或10月下旬将盆花移入室内,放在温度为10℃左右的干燥处,不需浇水,终止施肥。喜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较耐盐碱土。于3~4月将鳞茎栽于20~25厘米的盆中,不能过浅,以不见鳞茎为准,栽后充分浇水,置于阴处。地栽文殊兰每2~3年要分栽一次,以保持植株健壮,开花繁茂,否则生长不旺,开花稀少。 繁殖:常采用分株和播种繁殖。
1、分株繁殖:分株可在春、秋季进行,以春季结合换盆时进行。将母株从盆内倒出,将其周围的鳞茎剥下,分别栽种即可。
2、播种繁殖:以3~4月为宜。在北方需人工辅助授粉,否则不易结实。种子含水量大,宜采后即播。可用浅盆点播,覆土约2厘米厚,浇透水,在16~22℃温度下,保持适度湿润,不可过湿,约2周后可发芽。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于小盆中。栽培3~4年可以开花。
虫害防治:在高温潮湿时,叶片和叶基部易发生叶斑病和叶枯病。应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病叶,保持通风。发病初期可用化学方法防治。易受介壳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洒防治。褐斑病危害叶和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