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地黄-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地黄别名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能。熟地黄具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能。

地黄喜温和而较干燥的气候,栽培于平坝、丘陵或野生于向阳山坡、荒地。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上海、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市、区均有分布。生产于河南温县、沁阳、武陟、博爱等县,旧属怀庆府,故名“怀庆地黄”,为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畅销国内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地黄原出咸阳,后河南怀庆发展为地道品,栽培历史可上朔到周朝,是历史最悠久的品种之一,也是进贡历代封建王朝的土特产品之一。建国后,50-60年代中期,地黄年收购量在2000-5000吨左右; 60年代末期达到25000吨,形成突出的高峰,商品逾量;70年代末,年收购量为33000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形成建国后又一次生产和库存积压的高峰;80年代后期,才逐步恢复正常生产。

地黄生产周期短,增产潜力大,产区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地黄生产缺乏统一指导,产销关系不协调,生产布局不尽合理,种植分散,难以管理;品种退化,单产低,质量下降。今后应调整布局,巩固发展温县、沁阳、武陟、孟县、博爱等传统产区;调整生产分散,质量低劣的地区;选育良种,提高地黄的生产管理水平;研究地黄的综合利用途径,扩大使用范围,促进地黄生产的发展。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