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区为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大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7月平均温22--25℃,1月平均温-10---14℃,年降水量50--200毫米或更低,多集中以夏季。沙冬青为常绿超旱生植物,这与当代气候条件显然是不协调的,反映其残遗种的特征。喜沙砾质土壤,或具薄层覆沙的砾石质土壤,不见于沙漠或石质戈壁。多生于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山涧盆地,石质残丘间的干谷,成条带状或团块状分布。4月中旬至5月中旬开花,7月下旬果实成熟。种子成熟较好,发芽率85--90%,发芽势为3天,在温室22--26℃条件下,种子吸水力强,发芽迅速,出土整齐。种子耐贮藏,发芽力可保持5--6年。沙冬青幼苗能抗-20.9℃低温不受冻害。沙冬青体内含有黄花木素、拟黄花木素等强生物碱,绵羊、山羊偶尔采食其花后则呈醉状,采食过多可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