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两方均治白浊,方中皆以萆薢、菖蒲利湿化浊。但前者内含缩泉丸,其药性偏温,故偏于主治白浊属下焦虚寒证;后者因配伍黄柏、车前子等,其药性偏凉,故偏于治疗下焦湿热而致白浊之证。
膏淋、白浊,其病位在下焦,是由阳虚湿浊下注所致。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虚弱,则不能固摄,膀胱开阖失司,湿浊下注,则分清泄浊功能失调,以致小便混浊不清。本方以川萆薢为主药,有利湿清热、化浊分清作用,故称「萆薢分清饮」。又《医学心悟》萆薢分清饮方,由川萆薢、石菖蒲、黄柏、白术、茯苓、莲子心、丹参、车前子组成,亦有清热利湿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