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
山药
拼音名
Shanyao
英文名
RHIZOMADIOSCOREAE
来源
该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茎。
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磺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性状
该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
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
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粘。
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
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鉴别
该品粉末类白色。
淀粉粒单粒扁卵形、类圆形、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8~35μm,脐点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或短缝状,可见层纹;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
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长约至240μm,针晶粗2~5μm。
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直径12~48μm。
炮制
山药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麸炒山药取山药片,照麸炒法(附录ⅡD)炒至黄色。
性味与归经
味甘,性平。
归脾、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麸炒山药补脾健胃。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与用量
15~30g。
禁忌
该品养阴能助湿,所以湿盛中满、或有积滞、有实邪者不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用山药一般无明显禁忌症,但因其有收敛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结者及肠胃积滞者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