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娃儿藤-以毒攻毒类药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别名:卵叶娃儿藤(通称)、白龙须、哮喘草(广东湖南),三十六荡、三十六根(广东、广西),落地金瓜、关腰草、藤细辛、土细辛(广西),竹消(广东),黄芽细辛、急解索(湖南),藤霸王、小霸王(云南),双飞蝴蝶,老虎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性味功效:根:味苦、辛,性温,有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止咳定喘,解蛇毒。

临床应用:适用多种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淋巴肉瘤等,也试用于其他肿瘤。

常与猪殃殃、青黛、凤尾草、七叶一枝花等配伍用于治疗瘀毒内阻、热毒壅盛的白血病。

常用夏枯草、天葵子、漏芦等配伍用于治疗气滞血瘀、痰火胶结的淋巴瘤。

此外,本品民间常用于风湿骨痛和跌打损伤,亦治疗小儿惊风痰喘、胃痛、毒蛇咬伤等。

用法用量:每日3~10g,水煎服。娃儿藤总碱注射剂(每1ml含总碱1mg),成人每天15~16mg,小儿每天用量0.3~0.4mg/kg体重,皆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治毒蛇咬伤用全草鲜品30~60g捣烂外敷。

注意事项:内服本品或注射剂用后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有神经毒性,要注意肝肾损害和血压变化。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