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味甘;微苦;性温。
【归经】归胃;脾;肺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功能主治】升阳举陷。主脾虚气陷;久泻;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参芦能耗气,专入吐剂,涌虚人膈上清饮宜之。江右人称为竹节参,其治泻利脓血,崩带精滑等证,俱无妨碍。如气虚火炎,喘呕嗽血,误用转剧。昔人用以涌吐者,取其性升,而于补中寓泻也。……盐哮用参芦涌吐最妙。
2.《本草正义》:凡泄泻日久,阳气下陷,参芦加入应用药中,颇有功效,若滞下脓血,而温热未清,则不可升也。
3.《本草蒙筌》:发吐痰沫。虚羸老弱,痰壅,难服藜芦,用此可代。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