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钩端螺旋体病与凝集溶解试验,请解释?
【回答】答复:凝集溶解试验阳性提示钩端螺旋体病。结合临床表现,本题选E。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因钩端螺旋体属密螺旋体。传染途径鼠类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早期即表现为败血症;中期是败血症伴器官损伤期;后期是恢复期或后发症期。根据中期的表现又分为: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又称Weil病)、肾功能衰竭型和脑膜炎型等。各型间有时可有一定重叠。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常轻度升高,尿常规可检出轻度蛋白尿,凝集溶解试验阳性(MAT试验)抗体效价>1:400。临床诊断要依靠流行病学,临床的败血症发热中毒症状,特殊的器官损害表现。对散发病例极易误诊。确诊要靠检查分离出钩体,或血清学试验。
赫氏反应多发生于首剂青霉素G注射后30分钟~4小时内,因大量钩体被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其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心率、呼吸加快,原有的症状加重,并可伴有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休克、体温骤降等,一般持续30分钟至1小时,偶可导致肺弥漫性出血,应立即应用氢化考的松200~300mg静滴或地塞米松5~10mg静注,伴用镇静降温、抗休克等治疗。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含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