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黄粱米-中药词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Huánɡ Liánɡ Mǐ

【别名】竹根米(《千金。食治》),竹根黄(《唐本草》)。

【来源】为植物黄粱的种仁。

【原形态】梁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性味】①《别录》:甘,平,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性微凉。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脾、胃二经。

【功能主治】和中,益气,利尿。治呕吐泄泻。

①《别录》:主益气,和中,止泄。

②《日华子本草》:去客风,治顽痹。

③《纲目》:止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粥。外用:研末调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附方】治小儿面及身上生疮,如火烧:黄米一升,末,以蜜水和涂之。(《古今录验方》)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