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橘络-中药词典

【炮制】拣去杂质,摘除橘蒂,用水喷润后撕开,晒干。

【性味】甘;苦;平

【归经】肝;脾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功能主治】通络;理气;化痰。主经络气滞;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酒口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4.5g.

【各家论述】

1.《本草崇原》:橘瓤上筋膜,治口渴吐酒,煎汤饮甚效,以其能行胸中之饮,而行于皮肤也。

2.《纲目拾遗》:金御乘云,橘丝专能宣通经络滞气,予屡用以治卫气逆于肺之脉胀甚有效。

3.《本草便读》:橘络,甘寒入络,无甚功用,或可清络中之余热耳。

4.《日华子本草》:治渴及吐酒,炒煎汤饮甚验。

5.《纲目拾遗》:通经络滞气、脉胀,驱皮里膜外积痰,活血。

6.《本草求原》:通经络,舒气,化痰,燥胃去秽,和血脉。

7.《四川中药志》:化痰通络。治肺劳咳痰、咳血及湿热客于经隧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