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马螂康(中药)

药材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多为干瘪的虫体,长4~8cm,黑褐色或黄棕色。头部三角形,复眼1对,单眼3个,呈倒三角形排列于两触间上方;前胸背侧缘具细齿。翅、足多残缺不全。体轻、质脆,易碎。气微,味微咸、涩。

性味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定惊止搐;解毒消肿。主小儿惊痫抽搐;咽喉肿痛;疔肿恶疮;脚气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只。外用:适量,捣敷、研末(口畜)鼻、吹喉或调敷。

【附方】

①治小儿急惊,定搐:螳螂一个,晰蜴一个,赤足蜈蚣一条。上三味,同为细末。每用一剜耳,吹入鼻内。(《圣济总录》中分散)

②治喉症,不论新久,咽喉肿痛或破烂:螳螂一只(晒干),净冰片一钱,硼砂七分,正绿窖梅(去蒂)五分。共研细末,吹入喉内。能生肌,消炎。(福建)

③治痔疮:烧螳螂(褐色者)服之。

禁忌:血热无瘀者慎用。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