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茵陈、葶苈子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茵陈通、利湿热、治诸黄。

苦燥湿,寒胜热。入足太阳经。(膀胱。)发汗利水。以泄太阴、阳明之湿热。(脾、胃。)

为治黄胆之君药。(脾胃有湿热则发黄、黄者脾之色、身如橘色、汗如 汁而色明者热多、熏黄而色暗者湿多、须五苓之类、佐助成功。)又治伤寒时疾。狂热瘴疟。头痛头旋。女人瘕疝。(皆湿热为病。)按黄胆须分阴黄、阳黄。阳黄宜茵陈。阴黄宜温补。若用茵陈。多致不救。

葶苈子大泻气闭、通、行水。

辛苦大寒。性急。大能下气。行膀胱水。肺中水气 急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非此不能除。破积聚症结。

伏留热气。消肿除痰。止嗽定喘。(皆水湿泛溢。)通经利便。(十剂曰∶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大黄泄阴分血闭、葶苈泄阳分气闭。)性峻。不可混服。有甜苦二种。甜者力稍缓葶苈大枣泻肺汤、治肺气喘急不得卧、 庵曰∶辅以大枣、补土所以制水。)子如黍米微长。色黄。糯米微炒。去米。或酒拌炒。榆皮为使。(头风疼痛、葶苈子为末、以汤淋汁、沐头三四度、即愈。)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