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生理学 > 正文

牵涉痛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内脏疾病引起身体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如心肌缺血,可发生心前区、左肩,左上臂的疼痛

胆囊病变,右肩区疼痛

阑尾炎:上腹部或脐区疼痛

1.皮肤痛: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刺激:任何伤害性刺激。

快痛传入纤维:Aα类,慢痛传入纤维:C类纤维。

2.引起痛觉的物质有:K+、H+、5-羟色胺、组织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致痛的物质必须全身各组织均存在,而且在组织损伤时局部组织内含量增高。例如,K+在细胞内浓度远高于细胞外,当细胞损伤K+外流后局部K+浓度升高,可引起疼痛。5-羟色胺、组织胺等能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引起局部水肿或缺血,故能引起疼痛。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