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积聚-《济阴纲目》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大全云:夫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聚者,阳气也,六腑所成,皆由饮食不节,寒热不调,致五脏之气积,六腑之气聚。积者,痛不离其部。聚者,其痛无有常处。所以然者,积为阴气,阴性沉伏,故痛不离其部。聚兼阳气,阳性浮动,故痛无常处。产后血气伤于脏腑,脏腑虚弱,为风冷所乘,搏于脏腑。与血气相结,故成积聚症块也。薛氏曰:前证乃真气亏损,邪气乘之,况产后得之,尤当固真气为主,若求旦夕之效,而改其邪,则速其危矣,当参前杂证积聚诸方论治之。

【验案】

一产妇腹中似有一块,或时作痛而转动,按之不痛,面色痿黄,痛则皎白,脉浮而濇,余谓此肝气虚而血弱也,不信,乃用破血行气,痛益甚,转动无常。又认以为血鳖,专用破血驰逐之药,痛攻两胁,肚腹尤甚,益信为血鳖,确服下血等药,去血甚多,形气愈虚,肢节间各结小核,隐于肉里,以为鳖子畏药而走于外。

余曰:肝脏血而养诸筋,此因肝血复损,筋涸而挛结耳。盖肢节胸项,皆属肝胆部分,养其脾士,补金水以滋肝血,则筋自舒,遂用八珍汤逍遥散归脾汤,加减调治而愈。(似字是眼,按不痛是法痿黄皎白浮濇为血虚。)(妄言妄听可笑。)(血涸筋攀之说,自立斋始,大概发在肝胆部分者,当补金水然而难愈,惟善守者得效。)

一妇月经不调,两拗肿胀,小便涩滞,腹中一块作痛,或上攻胁腹,或下攻小腹,发热晡热,恶寒,肌肤消瘦,饮食无味,殊类废症,久而不愈,余谓肝脾血气亏损,用八珍汤逍遥散归脾汤,随症互服而愈。(两拗即髀厌,属肝经小便小腹寒热等症,皆肝所主而饮食无啄则脾也,故须肝脾兼治。)

大全云:新产后有血与气相搏而痛者,谓之瘕,瘕之言假也。谓其痛浮假无定处也,此由夙有风冷,血气不治,至产血下则少,故致此病,不急治,则多成积结,妨害月水,牼则否涩,重则不通也。(虽以风冷为因总是血气不洽。)

薛氏曰:前证乃寒邪乘客,气血壅结,此因气病而血病也,当补养胃气,调和月经,宽缓静养为善。难经云:任脉之病,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当参前后各论治之。(此亦大概言耳,至于治法非行气破结不可,而养正邪自除之说于胃气不足,攻伐太过者,切有补焉此方若为风冷所致,与夫瘀血所积者当以别治之。)

方剂

【河间芍药汤】治产后诸积不可攻,宜养阴去热,其病自安。

芍药【一斤】,黄芩,茯苓【各六两】

上剉散,每服半两,水煎温服,日三。

【四神散】治产后瘀血不消,积聚作块,心腹切痛。

(此以佛手散温行。)

当归【去芦】,川芎,赤芍药,干姜【炮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同温酒调服。

一方治血瘕作痛,脐下胀满,或月经不行,发热体倦。

当归【二两】,芍药【炒桂心】,血竭,蒲黄【炒各一两半】,玄胡索【炒一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热酒调下。

【桂心丸】治产后血气不散,积聚成块,上攻心腹,或成寒热,四肢羸瘦烦疼。

(此三方皆以消瘀为主,而此兼行气,然有轻重之分,在人因病采择。)

桂心,当归,赤芍,牡丹皮,没药,槟榔,干漆【炒烟尽】,青皮【各七钱半】,

厚朴【制】,三棱【煨】,玄胡索,大黄,桃仁【去皮尖】,鳖甲【酥炙各一两】,

右为细未,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温酒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产宝方】疗血瘕痛无定处。

(按症有形瘕无形,有形者血病,无形者氧病,故血病则着,气病则行,今以血瘕而痛无定所者,乃气血俱病也,气为瘕郁,郁则生火,火载瘕行,故痛无定所,方以童便生地藕汁者养血清火破瘀也,盖火清则不痛,瘀破则瘕消,佐以姜汁调以暖酒以热则行,寒则凝,故用之以从治耳,此方平顺中有奇处可法之。)

人饮以冷水则生与之热饮则死者可想矣。)

童便【三升】,生地黄汁,生藕汁【各一升】,生姜汁【三升】,

右先煎前三味,约三分减二,次下姜汁,慢火煎如稀饧,每服取一合,暖酒调下。

【千金方】疗血瘕。

生干地黄【一两】,乌贼鱼骨【一两】,

右为细末,空心温酒调服二钱七。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