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温热药之白芥子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白芥子味辛,性温,属温热药。主要功用为利气豁痰、消肿散结。白芥子能利肺气,化寒痰、水饮,对于寒痰水饮,结聚于胸、胁、肺失宣肃,气逆不降而气喘咳逆,胸闷胁痛等症,可配合炒莱菔子,炒苏子,葶苈子、半夏、陈皮、茯苓等同用。

白芥子能祛皮里膜外,胁旁的寒痰结聚,因寒痰结滞而起肿块,皮色不变、不热、不痛、不易移动等症,此为阴疽。可用白芥子二钱、肉桂一钱、熟地一两,麻黄五分(与熟地同捣),炮姜五分,鹿角胶三钱,生甘草一钱(阳和汤),水煎加白酒少许,服用。

苏子降气化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莱菔子行气消痰。白芥子温肺豁痰。葶苈子苦寒,泻肺行水,偏冶痰水在胸膈。白芥子辛温,利气豁痰,偏除痰在皮里膜外,胁旁。

芥子为末,也可作外敷用。每次外敷时,同时用针在口腔内轻轻挑刺患侧颊内的粘膜约八、九处,使之微微出血,效果更好)。用量一般一至二,三钱。

肺虚有热的咳嗽及阴虚内热各证均忌用。据近代研究,芥子外用能刺激皮肤,扩张毛细血管,如皮肤粘膜刺激药。食用大芥子后,可使心容量和心率下降。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