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方剂集锦 > 正文

小青龙汤-方剂介绍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功用】

  解表散寒, 温肺化饮 .

  【主治】

  外寒里饮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方解】

  麻黄: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宣肺平喘。

  桂枝: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温阳协助温化水饮。

  干姜:温脾肺之寒。

  细辛:解表温肺散寒。

  半夏:燥湿化痰,蠲饮降浊。

  芍药

  五味子

  养阴敛肺防止汗散太过伤津耗气

  炙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一以麻黄、桂枝解散在表之风寒,配白芍酸寒敛阴,制麻黄、桂枝而使散中有收;二以干姜、细辛、半夏,温化在肺之痰饮,配五味子敛肺止咳,令开中有合,使之散不伤正,收不留邪。

  【运用】

  1、辨证要点:发热恶寒,无汗,咳嗽,痰清稀而多,舌苔白滑,脉浮。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3、使用注意: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必须确属寒水相搏于肺者,方可使用。阴虚干咳无痰,口渴,舌苔黄,脉数者不宜使用。

  4、加减: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桂枝,可加生姜、大枣以调和营卫。

  外感已解,但喘咳未止:去桂枝、麻黄,+少量炙麻黄

  胸满,痰多,气急不得卧:重用细辛、半夏,再加生姜,以增强其降逆下气,温化寒痰之功。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