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术语 > 正文

猪肠(中医术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猪肠为猪科动物猪的大肠。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ZhūChánɡ

【别名】猪脏(《百一选方》)。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大肠。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①《千金。食治》:猪洞肠,平,无毒。

②《纲目》:甘,微寒,无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归经】《得配本草》:入大肠。

【功能主治】治便血,血痢,痔疮,脱肛。

①《千金。食治》:猪洞肠,主洞肠挺出血多者。

②孟诜:主虚渴,小便数,补下焦虚竭。

③《本草图经》:主大小肠风热。

④《纲目》:润肠治燥,调血痢脏毒。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入丸剂。

【注意】《随息居饮食谱》:外感不清,脾虚滑泻者均忌。

【附方】①治肠风脏毒:猪大肠一条,入芫荽在内煮食。(《救急方》)

②治大人小儿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饥,腹不痛,里不急:黄连二两(锉碎),嫩猪脏二尺(去肥)。以黄连塞满猪脏,扎两头,煮十分烂,研细,添糕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米饮送下。(《仁斋直指方》猪脏丸)

③治滑泄:吴茱萸不以多少,拣净,用大獖猪脏一、两条,以吴茱萸实满,扎定两头,熟炭火煮令极烂,研细,丸如梧桐子大。早晚食前各以米饮吞下五十丸。(《百一选方》)

④治痔瘘下血:猪脏一条,洗净,控干,槐花炒,为末,填入脏内,两头扎定,米醋煮烂,捣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当归酒下。(《奇效良方》猪脏丸)

⑤治内痔:黄连(酒煮)十两,枳壳(麸炒)四两。以大肠脏七寸,入水浸槽米于内,煮烂捣为丸。(《本草蒙筌》连壳丸)

【摘录】《*辞典》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