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经断复来辨证论治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脾虚肝郁证

证候:经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淡,质稀,气短懒言,神疲肢倦,食少腹胀,鞋类胀满;舌苔薄白,脉弦无力。

治法:健脾调肝,安冲止血。

方药:安老汤。

常用药:方中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黄芪补中益气,升清阳,熟地、山茱萸、当归滋补阴血,阿胶固冲止血,制香附疏肝理气,木耳炭固涩止血,黑芥穗疏风止血,甘草调和诸药。

2.肾阴虚证

证候: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鲜红,质稍稠,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口咽干燥,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治法: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常用药:知母、黄柏滋阴清热,泻相火,熟地、山药、山萸补益肝肾之阴,丹皮清热凉血,泽泻清泻相火,茯苓健脾立湿,阿胶养血止血,龟甲滋阴固冲止血。

3.湿热下注证

证候:绝经后阴道出血,色红或紫红,量较多,平时带下色黄有臭气,外阴及引导瘙痒,口苦咽干,疲惫无力,纳谷不馨,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叶、大小蓟。

常用药:芡实、山药平补脾肾,通利水道而水气自利;白果、山药补任脉之虚;黄柏泻肾中之火,清湿热。车前子清热利湿。

4.湿毒郁结证

证候:绝经后复见阴道出血,量少,淋沥不断,挟有杂色带下,恶臭,小腹疼痛,低热起伏,神疲形体消瘦。舌质黯,或有瘀斑,苔白腻,脉细弱。

治法:利湿解毒,化瘀散结。

方药:萆薢渗湿汤。

常用药:萆薢、赤茯苓、泽泻、通草淡渗利湿,黄柏清下焦湿热,且能解毒,生薏仁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桂枝温经通阳以行滞,丹皮、赤芍、桃仁活血化瘀散结。生黄芪健脾益气,且可利水祛湿。三七粉化瘀止血。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