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槟榔的别名/性味/主治/用法用量/禁忌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别名】榔玉、宾门、青仔、国马、槟楠、尖槟、鸡心槟榔。

【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性状】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用法用量】3~9g;驱绦虫、姜片虫30~6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