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白鲜皮的别名/来源/性状/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dasycarpusTurcz.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干燥。

【性状】本品呈卷筒状,长5~15cm,直径1~2cm,厚0.2~0.5cm。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可见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味微苦。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干燥。

【性味】苦,寒。

【归经】归脾、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用法用量】4.5~9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粉敷。

【摘录】《中国药典》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