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毛叶巴豆的功效与作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毛叶巴豆的简介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MáoYèBāDòu

【英文名】all-grass of Hairyleaf Croton

【别名】刹埂、大树跌打。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毛尾叶巴豆的全株。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野生或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植株含毛叶巴豆萜(crotocaudin),山藿香定(teucvidin),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赛酸乙酸酯(taraxerylacetate)。

【性味】味辛;微酸;性热;有毒

【归经】肝经

毛叶巴豆的功效与作用

截疟镇痛;舒筋活血。主疟疾高热不退;惊痫抽搐;风湿痹痛;骨折;跌打损伤

毛叶巴豆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毛叶巴豆的禁忌注意

体虚者及孕妇禁服。内服过量致腹泻。外用刺激皮肤。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扩展阅读:毛叶巴豆的原形态

毛尾叶巴豆灌木或乔木,高2-10m.皮灰褐色。多分枝,枝顶端淡黄色柔毛。单叶互生,叶柄基部有腺体二枚;叶阔卵形或椭圆形,长8-15cm,宽4-9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圆或阔楔形,边缘具残齿,两面均被毛,下面密被白色糙毛,基出脉5条,有香气。花单性异株;雄花组成圆锥花序;雌花组成总状花序。果近圆球形,密被黄色星状毛,稍肉质。原形态】毛尾叶巴豆灌木或乔木,高2-10m.皮灰褐色。多分枝,枝顶端淡黄色柔毛。单叶互生,叶柄基部有腺体二枚;叶阔卵形或椭圆形,长8-15cm,宽4-9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圆或阔楔形,边缘具残齿,两面均被毛,下面密被白色糙毛,基出脉5条,有香气。花单性异株;雄花组成圆锥花序;雌花组成总状花序。果近圆球形,密被黄色星状毛,稍肉质。

【摘录】《中华本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