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乌藨连的功效与作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乌藨连的简介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乌泡连、山羊臭、如意草、母犁头菜(《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荁的全草、根茎。

【采集】秋后采收。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寒,微甘,无毒。”

乌藨连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治乳痈,肿毒刀伤,咳血。

①《贵州民间药物》:“消瘀血,活血,解毒。”

②《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止血。”

乌藨连的用法用量

外用:捣烂敷。内服:浸酒。

乌藨连的选方

①治乳房红肿硬痛:乌藨连、黄瓜香、拦路虎。捣烂拌酒糟或酒炒热外敷。

②治无名肿毒:乌泡连捣烂,敷患处。

③治刀伤:乌藨连鲜草捣烂敷伤口。化脓者加锯木条叶。

④治咳血:乌泡连根茎一两。泡酒服。(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扩展阅读:乌藨连的植物形态

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大,倾斜,多节。有褐色的托叶,叶由根茎上丛生,具长叶柄;叶片广心脏形,先端尖,边缘有钝锯齿。花茎腋生,与叶柄等长;花单生,大形,白色或淡紫色;花萼5,基部延伸成耳状;花瓣5,下方1片基脚有距,距短而圆;雄蕊短,5枚,下方2雄蕊的基部具有蜜腺的附属物,伸入距内。子房上位,有钝头。蒴果椭圆形,有褐色腺点。花期4~5月。生于林下、溪旁阴湿处。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等地。

《中华本草》:乌藨连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