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月桂子的功效与作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月桂子的简介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YuèGuìZǐ

【英文名】fruit of Grecian Laurel

【别名】月桂实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可达9-12m,树皮黑褐色。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约6-11cm,宽2-4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稍波状,反卷,深绿色,破碎后有清香;叶脉羽状,两面隆起;叶柄长约1cm,紫色。伞形花序腋生,雌雄异株;花小,直径3-4mm,黄色,总花梗长约1cm,梗基有总苞;雄花花被片4,倒卵形,先端钝圆;雄蕊12,每轮3数排列,花药内向瓣裂;雌花花被4,雌蕊1,子房1室,柱头短,稍成头状。浆果椭圆形,暗紫色。花期4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原产于地中海一带。资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苏、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果实卵圆形或椭圆状球形,长达1.5cm,顶端略尖,有花柱残基。表面棕色或黑棕色,平滑而带光泽,具粗皱纹。果皮薄而脆,内有种子1粒。种皮紧贴于果皮的内壁,胚通常类棕黄色,有淡棕色子叶2枚。子叶气芳香,味苦;果皮香气略逊,但味较苦。

【药理作用】挥发油有抗真菌作用。国外月桂膏外用,治风湿、麻痹、感冒等,还可用以促进流产。

【性味】辛;温

【归经】肺经

月桂子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河豚中毒;疥癣;耳后疮

月桂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扩展阅读:月桂子的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遣》:治小儿耳后月蚀疮,研碎敷之。

2.《国药的药理学》:煎汁,可为误食河豚鱼的解毒药。

3.《中国药植图鉴》:治疥癣。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