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毛药的功效与作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毛药的简介

【异名】红丝线、血见愁——《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菜、野花毛辣角——《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茄科植物十萼茄的全抹。

生于荒野。分布广东、贵州等地。

【采集】秋后采收。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微凉,味淡,无毒。”

毛药的功效与作用

①《植物名实图考》:“捣敷红肿。”

②《贵州民间药物》:“清热,解毒,止咳,补虚。”

毛药的选方

①治火疔:鲜毛药果叶,捶绒敷患处。——《贵州民间药物》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②治狂犬咬伤:鲜十萼茄半斤。切碎,炒至黄色,再加酒一斤半煮沸,成人尽酒量服完为止,其药渣擦伤口周围(勿擦伤口)。——《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扩展阅读:毛药的植物形态

十萼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高60~100厘米,基部木质化,全体密被柔毛,以幼枝为最多。单叶互生;有柄;叶片卵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突尖而下延至柄上,全缘,两面均疏被柔毛。花单1或2~6个聚生于叶腋,长4~8毫米,多少下弯,被毛;萼短,阔钟状,有线状裂齿10枚,被毛;花冠白色,直径约8毫米,5裂至中部;雄蕊5,花药顶裂;子房2室。浆果球形,直径6~8毫米,红色,光滑无毛。花期夏、秋。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