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篱笆竹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拼音名】LíBɑZhú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类芦的嫩苗、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yrandia reynaudiana(Kunth)Keng

【原形态】类芦多年生草本。具木质根茎,须根较粗而坚硬。秆直立,高1-3m,径3-10mm,通常具分枝,节间被白粉。叶鞘紧密抱茎,无毛而仅沿其颈部具柔毛;叶舌密被柔毛;叶片长20-70cm,宽4-10mm,先端细渐尖,扁平或卷折,无毛或者上面有时被柔毛。圆锥花序长30-70cm,分枝长而细弱,开展下垂;小穗含4-8花,长6-8mm,其第1花仅具外稃而无毛;颖长2-3mm,无毛;外稃长约4mm,先端具长1-2mm向外反曲的短芒,边脉上有长约2mm的白柔毛,内稃短于外稃,透明膜质。花、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河边、草坡或石山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南等地。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毒蛇咬伤;竹木刺入肉

【用法用量】内服: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