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犀角《海药本草》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谨按《异物志》云∶山东海水中,其牛乐闻丝竹,彼人动乐,牛则出来,以此采之。有鼻角、顶角,鼻角为上。大寒,无毒。主风毒攻心 热闷,痈毒赤痢,小儿麸豆,风热惊痫。并宜用之。凡犀屑了,以纸裹于怀中良久,合诸色药物,绝为易 .又按通天犀,胎时见天上物命过,并形于角上,故云通天犀也。欲验于月下,以水盆映,则知通天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正经》云∶是山犀,少见水犀。《五溪记》云∶山犀者,食于竹木,小便即竟日不尽。夷僚家以弓矢而采,故曰黔犀。又刘孝标言∶犀堕角,里人以假角易之,未委虚实。(《大观》第十七卷,17页;《政和》383页。)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