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
(一)取穴
主穴:八liao、腰阳关。
(二)治法
主穴均取,隔姜灸法。令患者俯卧床上,充分暴露穴位。先在穴区表面涂以石蜡油或凡士林少许,防止烫伤并增强粘附性。将0.25厘米厚的姜片放在7×7厘米大的硬纸片上,再将高约4厘米,底面6×6厘米的艾炷,置于姜片之上。艾炷成圆锥形。点燃后,放在穴位上。保持施灸处有明显的温热感,如患者觉太烫,可略作移动。每次置3艾炷,即八{1}2炷、腰阳关1炷,灸4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疗效评价
疗效评判标准:显效:艾灸后较治疗前血小板数增加7万/立方毫米以上;有效:血小板数较治疗前增加3万/立方毫米以上;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或血小板数仍低于5万/立方毫米。
共灸治25例,近期疗效:显效8例(32.0%),有效12例(48.0%),无效5例(20.0%),总有效率为80%;远期疗效:随访15例,显效9例(60.0%),有效5例(33.3%),无效1例(6.7%),总有效率为93.3%。表明不仅有较好的近期效果,也有一定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