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内科 > 正文

中医硬皮病的治疗- 药饼灸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药饼灸:

(一)取穴

主穴:分4组。1、大椎、肾俞;2、命门、脾俞;3、气海、血海;4、膈俞、肺俞。

(二)治法:

药饼制备:白附子、乳香、没药、丁香、细辛、小茴香、苍术、川乌、草乌各等量,先研成细末,加蜂蜜、葱水适量,调和捏成药饼。药饼直径2.5厘米,0.6厘米厚,上穿数小孔。

主穴每次取1组,各组轮用。将药饼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纯艾制成底面直径2厘米的艾炷,安放于药饼上,点燃。灸完1壮,再接灸1壮,每穴共灸2壮。每周据症情灸2~4次。3个月为一疗程。灸治期间可配用肉桂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有效:系统性硬皮病,雷诺氏现象明显减轻,绷紧变硬的皮肤变松,畏寒好转,关节酸痛减轻,微循环障碍改善;局限性硬皮病,局部绷紧且硬的皮肤变松软,皮色趋向正常,微循环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未见明显改善。

药饼灸治21例,结果有效12例(内包括系统性硬皮病3例,局限性硬皮病9例),有效率为57.1%。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