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内科 > 正文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体针/耳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治疗】

耳针

(一)取穴

主穴:肺、肾上腺、气管、平喘、交感。

配穴:脾、肾、三焦、大肠、耳迷根、神门。

(二)治法

急性发作期以取主穴为主,缓解期巩固宜多配配穴。发作时,发毫针刺入,反复捻转,予强刺激(以病人耐受为度),持续运针1~2分钟,留针1~2小时,每隔5~10分钟运针1次。每次取单侧耳穴,选4~5次,每日1~2次。稳定后,可改为每日或隔日1次,用中等强度刺激。两耳可交替轮用。

(三)疗效评价

用耳针法治疗哮喘发作病人191例,有效率在95%左右[13].

体针

(一)取穴

主穴:鱼际、肺俞、大椎、定喘、列缺。

配穴:风门、膻中、内关、过敏点。

定喘位置:在第七颈椎棘突旁0.5~1寸处。

过敏点位置:指按压有明显胀痛点。主要分布于躯干部,上肢次之,下肢较少,多位于经脉线上,但不一定在穴位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先针鱼际,继针其他穴位。鱼际,每次取一侧,进针1寸,刺时针尖向掌心斜刺,泻法,用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一次。肺俞,直刺5分。大椎直刺1~1.3寸,施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后取针,予以艾卷温灸或拔罐。余穴均用泻法,中强刺激,留针情况同鱼际(过敏点针法与体穴相同)。发作期每日1~2次,喘平后每日或隔日1次以巩固疗效。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据 534例观察,有效率为69~98.5%(3~8)。有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肺俞、大椎穴针后加灸的疗效优于针后加罐。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