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方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方法:

(一)抗缺血药物

目前治疗心绞痛常用的抗缺血药物即β受体阻滞剂、短效和长效硝酸酯类以及钙通道阻滞剂(CCB)。这三类药物均可使引起心绞痛发作以及ST段压低的运动时间延长,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但不能减少心肌梗死或死亡的发生。

当患者心绞痛症状控制不满意时,可联合用药,β受体阻滞剂与硝酸酯类联合、β受体阻滞剂与二氢吡啶类CCB联合、非二氢吡啶类CCB与硝酸酯类联合均可选用。

(二)改善预后药物

1.阿司匹林:为目前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100mg/d,终身服用。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过敏的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氯吡格雷:主要用于支架植入术后及阿司匹林有禁忌证的患者。该药起效快,顿服300mg后2小时即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常用维持剂量为75mg/d,1次口服。

3.ACEI:研究结果显示,ACEI能使无心力衰竭的高危血管疾病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等)相对危险性明显降低20%左右。建议所有有症状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应使用ACEI.当患者不能耐受ACEI时才选用ARB.

4.调脂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LDL-C升高。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TC、LDL-C与TG,升高HDL-C.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抗炎、抗氧化、稳定和延缓斑块进展等作用。许多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总死亡率,改善预后。

国内推荐冠心病患者LDL-C的目标值应<2.60mmol/L(100mg/dl),终身服用,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应严密监测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及时发现药物可能引起的肝脏损害和肌病。

5.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心肌梗死后患者长期接受β受体阻滞剂二级预防治疗,可降低相对死亡率24%.

以上四种药物若无禁忌证,必须终身服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