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川层草|来源|功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归经】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

【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毛轴碎米蕨的全草。

【植物形态】毛轴碎米蕨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

根球茎短,直立,被褐棕色狭披针形鳞片。

叶丛生;叶柄长2~5厘米,褐棕色,有亮光,披鳞片;2回羽状复叶,披针形,长8~20厘米,或更长,宽1.5~6厘米,短渐尖;羽片10~15对,几无柄,下部羽片稍短,中部羽片长1.4厘米,宽5~20毫米,矩圆状三角形,急尖或钝头,羽状深裂几至羽轴,裂片4~6枚,矩圆形,有圆齿,草质,无毛,但叶轴多少被鳞片。

孢子囊群圆形,每圆齿上1枚,囊群盖由变质的叶缘反卷而成,膜质,全缘。

生于阴湿处石上。

分布四川、湖北、湖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江苏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性味】《湖南药物志》:微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川层草的功效】《湖南药物志》:止泻利屎;清热解毒,止血散血。

治痢疾,小便痛,脚软无力,身疼发热,喉痛,蛇咬伤,痈疖肿疬。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