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变异鳞毛蕨|来源|功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拼音】:BIANYILINMAOJUE

【来源】:为鳞毛蕨植物变异鳞毛蕨的根茎。

【原形态】:植株高40-80cm.根茎短,直立或斜升,与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褐色、先端纤维状的线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0-45cm,棕禾秆色,向上和叶轴被疏鳞片;叶片近革质,卵状长圆形,长25-35cm,宽15-20cm,先端急缩狭成长尾状并为羽裂,顶生羽片基部不缩狭,二回羽状至三回羽裂;侧生羽片10-12对,下部的有柄,基部1对最大,向上羽片逐渐缩短,披针形,一回羽状至深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小羽片斜展,镰状披针形,基部下侧1片最长,边缘浅裂;叶脉羽状。孢子囊群着生于小脉中部以上,位于裂片弯缺处,沿羽轴两侧各排成1行;囊群盖圆肾形,全缘。

【功效】:清热止痛、清肺止咳。

【主治】:用于阳明热结或湿热蕴结脐腹疼痛、肺痨久咳。

【性味归经】:微涩,凉。入肺、胃、大肠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克。外用:捣敷。

【别名】:异鳞鳞毛蕨(江苏植物志)、南海鳞毛蕨(台湾植物志)、小狗脊子(四川兴文)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