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草乌头的用法用量|功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

【采集】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化学成分】乌头各部分含生物碱,其中主为乌头碱。

【炮制】制草乌:取净草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口尝仅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同甘草、黑豆加水共煮,以草乌熟透;内无白心为度,然后除去甘草及黑豆,晒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晒干。

【性味】辛,热,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乌头:甘,大热,有大毒。

乌喙:味辛,微温,有大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大热,有大毒。

【归经】入肝、脾、肺经。

①《本草求真》:入肝,兼入脾。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厥阴、少阳经。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功用主治-草乌头的功效】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

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①《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

②《别录》: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

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

③《药性论》:能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疞痛,痃癖气块,益阳事,治齿痛,主强志。

治男子肾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

④《药类法象》: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

⑤《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

主大风顽痹。

⑥《东医宝鉴》: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

⑦《纲目拾遗》:追风活血,取根入药酒。

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痹症。

又为伤科要药。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外用:生用,研末调敷或醋、酒磨涂。

【宜忌】凡虚人、孕妇、阴虚火旺及热证疼痛者忌服。

生者慎服。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