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
【采集】于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晒干,除去根及泥土,打成捆。
【性味】苦,温。
①《唐本草》:“味苦,温。”
②《日华子本草》:“无毒。”
【归经】入心、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②《本草新编》:“入心、脾、膀胱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
①《唐本草》:“主破血,下胀。”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②《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
③《开宝本草》:“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
④《本草蒙筌》:“消焮肿痈毒,灭汤火热疼。”
⑤《纲目》:“小儿尿血,新者研末服。”
⑥《本草求原》:“治心气痛,疳疮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宜忌】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