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桑枝的用法用量|功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

【功效】: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

【主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性味归经】:苦,平。

①《本草图经》:“平。”

②《纲目》:“苦,平。”

③《医林纂要》:“甘宰,平。”④《本草再新》:“味清苦,微寒,无毒。”“桑头:味苦,性寒,无毒。”

入肝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③《本草撮要》:“人手、足太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熬膏。外用:煎水熏洗。

【别名】:桑条(《本草图经》)

【处方名】:桑枝、桑条、嫩桑枝、炒桑枝、炙桑枝、酒桑枝、酒炒桑枝、老桑枝等。

处方中写桑枝、桑条、嫩桑枝均指生桑枝。为原药材去杂质切片生用入药者。

炒桑枝为桑枝片用文火炒至淡黄色晾凉入药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炙桑枝为净桑枝片拌麦麸用文火炒至深黄色,筛去麸皮,晾凉入药者。

酒桑枝又称酒炒桑枝。为桑枝片用酒淋洒,微闷,待吸干,再用文火炒至微黄入药者。增强祛风通络之功。

【商品名】:桑枝、桑条,以枝条肥嫩、干燥、断面呈黄白色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北、四川等地。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