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竹沥的禁忌|功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

【性味】甘苦,寒。

竹沥①《别录》:“大寒。”

②《纲目》:“甘,大寒,无毒。”

③《药品化义》:“味甘淡,性凉。”

④《本草从新》:“甘苦,寒,滑。”

【归经】入心、胃经,

①《药品化义》:“入肺、胃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功用主治】清热滑痰,镇惊利窍。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①《别录》:“疗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纲目》末句下有'消渴劳复')。”

②《药性论》:“治卒中风失音不语。”

③《本草拾遗》:“久渴心烦。”

④《纲目》:“治子冒风痉,解射罔毒。”

⑤《本草备要》:“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利窍明日。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消渴,血虚自汗。”

⑥《本草再新》:“清心火,降肝火,化痰止渴,解热除烦,治牙痛,明眼目。”

【宜忌】寒嗽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①《纲目》:“姜汁为之使。”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②《本草经疏》:“寒痰湿痰及次食生痰不宜用。”

③《本草备要》:“寒胃滑肠,有寒湿者勿服。”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