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胡黄连的用法用量|功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来源】本品为双子叶植物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胡黄连 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 的干燥根茎。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0.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采制贮藏】秋季采挖,除去根须及泥沙,晒干,置干燥处。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

【主治】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用法用量】煎服,1.5~9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类药比较】

胡黄连∶黄连

胡黄连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然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而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