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脂肪|脂肪乳化|消化所需的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一、脂肪乳化和消化所需的酶

脂类不溶于水。食物中的脂类必须在小肠经胆汁中的胆汁酸盐的作用,乳化并分散成细小的微团后,才能被消化酶消化。胰腺分泌的能消化脂类的酶有胰脂酶、磷脂酶A2、胆固醇酯酶及辅脂酶。

二、混合微团

胰脂酶催化甘油三酯的1及3位酯键水解,生成甘油一酯和2分子脂肪酸。胆固醇酯酶可水解胆固醇酯,产生游离胆固醇和脂肪酸。辅脂酶本身并不具有脂肪酶的活性,但它既能与胰脂酶结合又能与脂肪结合,增加胰脂酶的活性,有利于催化脂肪的水解反应。

三、甘油-酯合成途径及乳糜微粒

脂类经酶消化的产物包括甘油一酯、脂肪酸、胆固醇及溶血磷脂等可与胆汁酸盐乳化成更小的混合微闭后被肠粘膜细胞吸收。进人肠粘膜细胞的甘油一酯通过甘油一酯合成途径,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与磷脂、胆固醇、某些载脂蛋白等—起结合生成乳糜微粒,经淋巴进入血循环。

短链脂肪酸(2-4碳)和中链脂肪酸(6-10碳)构成的甘油三酯,经胆汁酸盐乳化后即可吸收,不需经乳糜微粒入血。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