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福建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

【拼音名】FúJiànBǎi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福建柏的心材。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去树皮,取心材切段或切片,晒干用。

【原形态】乔木,高达20m,胸径达80cm.树皮紫褐色,浅纵裂。鳞叶2对,交互对生,成节状;长4-7mm,宽1-1.2mm,上面时叶蓝绿色,下面的叶中脉隆起,两侧具凹陷的白色气孔带。幼树或萌芽枝的鳞叶长可径达10mm.雌雄同株。雄球花近球形,长约4mm;球果近球形,熟时褐色。种子长约4mm,上部有2个膜质翅,大翅近卵形,小翅窄小。花期3-4月,球果翌年10-11月成熟。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温暖湿润的山地森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心材含挥发油。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性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降逆止呕。主脘腹疼痛;噎膈;反胃;呃逆;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心材治脘腹疼痛、噎膈、气逆、呕吐等。

【摘录】《中华本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