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古籍 > 正文

茯苓四逆汤方《伤寒论》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味甘平)人参一两(味甘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干姜一两半(味辛热)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