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蝉
【拼音名】ZhàChán
【英文名】Cicada
【别名】碉、鸣蜩、蝒、马蜩、蟧、鸣蝉、秋蝉、蜘蟟、炸蟟
【来源】药材基源:为蝉科动物黑蚱的全体。
【原形态】黑蚱,体大色黑而有光泽;雄虫长4.4-4.8cm,翅展约12.5cm,雌虫稍短。复眼1对,大形,两复眼间有单眼3只,触角1对。口顺发达,刺吸式,唇基梳状,上唇宽短,下唇延长成管状,长达第3对足的基部。胸部发达,后胸腹板上有一显着的锥状突起,向后延伸。足3对。翅2对,膜质,黑褐色,半透明,基部染有黄绿色,翅静止时覆在背部如屋脊状。腹总值发7节,雄蝉腹部第1节间有特殊的发音器官,雌蝉同一部位有听器。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于杨、柳、榆、槐、枫杨等树上。经过一个世代往往要12-13年。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辽宁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长圆形,长4-4.5cm,宽1.8-2cm.表面大部分黑色,腹面各部边缘呈淡黄褐色,有光泽。头部宽扁,复眼1对,椭圆状球形,黄褐色,半透明。胸背部具膜质翅,透明,翅脉淡黄褐色,多已破碎。胸腹部上端具足3对,多断落。雄虫下端有1对心形鸣器,雌虫无鸣器,腹部较小,有产卵器。尾端呈三角形钝尖,背部和腹部具环节。体轻,质脆。气微腥,味淡。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性味】味咸;甘;性寒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熄风;镇惊。主治小儿发热;惊风抽搐;癫痫;夜啼;偏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个;或入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