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棕榈炭:取净棕榈皮,置锅内,覆盖一口径稍小的锅,锅上粘贴白纸一张,于两锅接合处用黄泥严封,微火煅至白纸呈焦黄色停火,侯冷取出。
【性味】
苦涩,平。
①《本草拾遗》:味苦涩,平,无毒。
②《海药本草》:平温。
【归经】《要药分剂》: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
收涩止血。治吐血,衄血,便血,血淋,尿血,下痢,血崩,带下,金疮,疥癣。
①《本革拾遗》:烧作灰,主破血止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②《海药本草》:主金疮疥癣,生肌止血,并宜烧灰使用。
③《日华子本草》:止鼻洪、吐血,破癥,治崩中、带下、肠风、赤白痢。入药烧灰用,不可绝过。
④《本草衍义》:烧为黑灰,止妇人血露及吐血,仍佐之他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1~2钱。外用:研末撒。
【注意】《本草经疏》:暴得吐血,瘀滞方动;暴得崩中,恶霉未竭;湿热下痢初发;肠风带下方炽,悉不宜遽用。即用亦无效。
【附方】
①治鼻血不止:棕榈灰,随左右吹之。(《简易方论》)
②治久鼻衄不止:棕榈、刺蓟、桦皮,龙骨等分。为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