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临床药理 > 正文

影响心功能的生理因素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这是CHF发病过程中早期的代偿机制,是一种快速调节。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从而使心肌收缩性增高,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以维持血压,这都起到代偿作用。久后心肌氧耗量增加,后负荷增加,心工作加重,反使病情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这一系统对循环的调节较为缓慢。症状明显的患者血浆肾素活性升高,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含量升高。RAAS的激活将强烈收缩血管,久之也将造成恶性循环。醛固酮增多促进水肿,ATⅡ还能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加重发病过程。

3.精氨酸加压素分泌增加 轻症患者血中精氨酸加压素浓度已有升高,能促使外周血管收缩,既有利地维持血压,又不利地恶化病情,可能参与了CHF晚期的发病过程。

4.其他内源性调节的变化 心房排钠因子(ANF)有排钠利尿、扩张血管、拮抗RAAS活性等作用。轻度、重度患者血中ANF含量增多,可能有缓解病情的功效。前列腺素E2、I2也是重要的内源性血管扩张物质,在CHF患者血中其浓度增高,也起到缓解发病过程的作用。内皮依赖性松弛因子(EDRF),即一氧化氮(NO),能明显扩张血管。实验性心衰犬体内EDRF减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内皮素在CHF患者体内含量增多,可能参与血管收缩过程,但二者确切的发病学意义,尚待研究。

5.心细胞β1-受体的密度下降 CHF患者心肌细胞的β1-受体由占心肌肾上腺素受体的70%~80%降为50%,即β1-受体下调,这是受体长期与较高浓度去甲肾上腺素相接触的结果,也是使心免受过量Ca2+负荷之害的一种保护机制。CHF时β1-受体与G蛋白脱偶联,兴奋性Gs量减少,抑制性Gi量增多,同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下降,细胞内cAMP含量减少,但G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的变化是原发还是继发也待研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