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旋鸡尾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Xuán Jī Wěi

【别名】线鸡尾、七星草(《草木便方》),剑刀草、剑刀蕨、连贴草、七星剑、毛连草(《广西中兽医药植》),七星凤尾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金鸡尾、石扁担(《四川中药志》),大叶金星(《浙江中药资源名录》),金星剑,大号七星剑、牛舌黄(《泉州本草》),斩蛇剑、连天草、铁包金、大经刀草(《广西药植名录》),大石韦,龙舌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江南星蕨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附生草本,高50~70厘米。根茎横生,细弱,疏被鳞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鳞片阔卵形,急尖,淡棕色,早脱落。叶近生,柄长3~15厘米;叶片狭线状披针形至阔线状披针形,长30~45厘米,宽1.5~5厘米,两端狭尖,全缘,近革质,淡绿色,叶脉不明显。孢子囊群大,棕黄色,排列成1行或为不整齐的2行,较近中肋,无盖,也不具隔丝。

【生境分布】生于石上,树上或屋瓦缝隙等阴涅处。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苦,寒。

①《草木便方》:苦,寒。

②《贵阳民间药草》:苦,寒,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味苦,性凉。

【归经】《泉州本草》:入肝、脾、心、肺四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通淋,解毒。治热淋,崩带,吐血,衄血,热痢,痔血,肺痈,痨咳,瘰疬,疮肿。

①《草木便方》:解毒,消热,凉血,通淋。涂肿毒、发背,消结核。

②《天宝本草》:治淋症,赤白带下。

③《四川中药志》:治五淋带下,头项瘰疬,崩症,红痢及阳毒未溃等症。

④《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肺病吐血。

⑤《泉州本草》:调气理血,清肺热,泻心火,凉血,镇咳止呕,止痛。治肺痨,肺痈,热毒下痢。

⑥《广西药植名录》:杀虫。治蛇伤。

⑦《四川常用中草药》:治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注意】虚寒者慎服。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