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莴苣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别名】莴苣菜(《肘后方》),千金菜(《清异录》),莴笋(《滇南本草》),莴菜(《纲目》),蕂菜(《河北药材》)。

【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茎、叶。春季嫩茎肥大时采收。

【原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光滑无毛,嫩时呈棍棒状,肥大如笋,肉嫩脆味美。如不采收,则逐渐伸长而成花茎,于上部分枝开花。叶基部丛生;长椭圆形、倒卵形或舌状,亦有呈披针形者,全缘或边缘皱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有不整齐的齿状缺刻,无恬;茎生叶互生,基部耳状抱茎。头状花序有长梗,排列成顶生的圆锥状花丛;总苞圆筒状,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花两性,全部为舌状花,舌片先端5齿裂,黄色;雄蕊5;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卵形,扁平,海面具3条突出的纵棱,先端具喙。种子黑褐色或灰白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有栽培。

【性味】

苦甘,凉。

①《嘉祐本草》:冷,微毒。

②《日用本草》:味苦,寒平。

③《饮膳正要》:苦,冷,无毒。

④《医林纂要》:苦甘,寒。

【归经】

①《本草求真》:入肠、胃。

②《本草撮要》:手少阴经。

【功能主治】

治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

①《本草拾遗》: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

②《日用本草》:利五脏,补筋骨,开膈热,通经脉,去口气,白齿牙,明眼目。

③《滇南本草》:治冷积虫积,痰火凝结,气滞不通。

④《纲目》:通乳汁,利小便,杀虫蛇毒。

⑤《医林纂要》:泻心,去热,解燔炙火毒。

⑥《随息居饮食谱》:利便,析酲,消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

【注意】

①《本草衍义》:多食昏人眼。

②《滇南本草》:常食目痛,素有目疾者切忌。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