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粟奴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别名】粟黑粉、谷子黑穗、谷子黑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粟黑粉菌侵染粟的幼穗所产生的冬孢子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tilago crameri Koer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病穗,取下菌瘿,收集冬孢子粉,晒干。

【原形态】本菌侵染谷子的花穗全部或部分,被侵害的籽粒比健全粒稍大。厚垣孢子充满子房,外面包着一层由于房壁所形成的灰色薄膜,成熟后破裂,放散出黑褐色的粉末,为冬孢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冬孢子近球形、卵圆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平滑,淡黄色至橄榄褐色,直径6-12μ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寄生于粟及狗尾草等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台湾、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

1.性状鉴别 菌瘿包于花颖内,卵形或椭圆形,外被灰白色膜。质疏松,膜破裂后,散出众多黑褐色粉末(冬孢子)。气微,味淡,后微苦。

2.显微鉴别 孢子团呈不规则块状,棕褐色,有众多冬孢子。冬孢子类球形、卵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6-12μm,表面光滑,淡黄褐色或橄榄褐色。

【性味】微苦;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利尿;消积;除烦。主治小便不利;消化不良;胸腹满闷;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