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石耳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别名】灵芝(《灵苑方》),石木耳(《饮片新参》),岩菇(《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

【来源】为脐衣科植物石耳的子实体。全年可采,采得后阴干。

【原形态】原植体单叶,厚膜质,干燥时脆而易碎。幼小时近于圆形,边缘分裂极浅;长大后的轮廓大致椭圆形,最大时直径达18厘米;不规则波状起伏,边缘有浅裂,裂片不规则形。脐背突起,表面皱缩成脑状的隆起网纹,或成效条肥大的脉脊;体上常有大小穿孔,假根由孔中伸向上表面。上表面微灰棕色至灰棕色或浅棕色,平滑或有剥落的麸屑状小片;有时有与母体相似的小叶片,直径达7毫米。下表面灰棕黑色至黑色。脐青灰色,杂有黑色,直径达4~10毫米。假根黑色,珊瑚状分枝,组成浓密的绒毡层或结成团块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覆盖于原植体的下表面。子囊盘约数十个,黑色,无柄,圆形,三角形至椭圆形。

【生境分布】生于悬崖削壁上的向阳面。分布浙江、安徽、江西等地。主产江西。

【性状】干燥的石耳呈不规则的圆形片状,多皱缩。外表灰褐色或褐僵内面灰色,折断面可看到明显的黑、白二层。气微,味淡。以片大而完整者为佳。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味】

甘,平。

①《日用本草》:性寒,味甘,无毒。

②《纲目》:甘,平,无毒。

⑧《医林纂要》:咸苦,寒。

【功能主治】

养阴,止血。治劳咳吐血,肠风下血,痔漏,脱肛。

①《日用本草》:清心,养胃,止血。

②《纲目》:明目,益精。

③《医林纂要》:补心,清胃,治肠风痔瘘,行水,解热毒。

④《岭南采药录》:泻火,止泄。

⑤《饮片新参》:清肺养阴,治劳咳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