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秋风、水梁木、三叶红、鸭脚枫、千金不倒、丢了棒、大秋枫、过冬梨、重阳木。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秋枫木的根、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schofia javanica B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浸洒或晒干用。
【原形态】秋枫木 常绿或半常绿乔木,高可达20m.顶枝粗壮,三出复叶,革质;有长达8-20cm的总叶柄;侧生小叶柄长0.5-2cm,顶生小叶柄长2-5cm;小叶片卵形、倒卵形、长椭圆形、椭圆形或稀有披针形,长7-15cm,宽4-8cm,先端急尖或短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圆,边缘有疏锯齿,每1cm有锯齿2-3个;两面光滑无毛。花小,单性,雌雄异株,无花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圆锥状花序腋生,雌花序较长,长达15-27cm;萼片5,覆瓦状排列;雄花雄蕊5;退化子房盾状;雌花子房3或4室,每室2胚珠,花柱3,不分裂。果实不开裂,球形或略扁,直径约13mm,淡褐色;种子长约5mm.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阴湿的林中,多见于溪旁近水处。
资源分布:分岂有此理于西南、中南、华东等地。
【化学成份】茎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无羁萜(friedelin),表无羁萜醇(epifriedelinol),无羁萜醇(friedelinol)及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glucoside)。种子含油25.5%,油的碘值159.0,皂化值194.5.脂肪酸组成:肉豆蔻酸0.3%,棕榈酸10.5%,硬脂酸5.0%,十六碳烯酸0.2%,油酸23.9%,亚油酸23.4%,亚麻酸36.7%.
【性味】味辛;涩;性凉。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化瘀消积。主治风湿骨痛;噎膈;反胃;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