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药藤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拼音名】 Bào Yào Ténɡ
【别名】四川白前、西川鹅绒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豹药藤的根。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随采随用。
【原形态】茎灰白色,被单列微毛。叶双生;叶柄长1-3cm,通常具有叶状托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叶片薄纸质,卵圆形,长5-8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被微毛。伞形或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长3-15cm,有花多达25朵;花萼被微毛,5深裂;花冠白色或水红色,开展,裂片长圆形;副花冠双轮,外轮环状,近肉质,裂片三角形,极短,内轮为卵圆形的肉质舌状片;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柱头隆起,先端2裂。蓇葖果单生,线状披针形,长达11cm,直径约1.2cm,外果皮灰白色,有直纹。种子长圆状匙形,先端具魄绢质长约2cm的种毛。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500m的山坡、沟谷及路边的灌木丛中或林中向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杀虫;止痒。主疥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搽。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有毒,外用治疥癣。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