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药词典 > 正文

篦子三尖杉的用法用量|性味|功能主治|摘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篦子三尖杉

【拼音名】 Bì Zǐ Sān Jiān Shān

【来源】

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篦子三尖杉的种子和枝叶。

采收和储藏:枝叶全年均可采;种子在秋季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达4m.树皮灰褐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叶条形,质硬,排成紧密的2列,长1.5-3.2cm,宽3-4.5mm,中部以上向上弯曲,先端凸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截形,近无柄,上面深绿色,微拱圆,中脉稍明显或仅中下部明显,下面气孔带白色,较绿色边缘带宽1-2倍,雄球花6-7,聚生成头状花序,径约9mm,有雄蕊6-10;雌球花的胚珠通常1-2枚,发育成种子。种子倒卵圆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7cm,径1.8cm,先端有小尖头,有长梗。花期3-4月,种子成熟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800m的针叶树、阔叶树林中,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山地黄壤。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性味】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抗癌。主血液系统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实体瘤

【用法用量】提取其中三尖杉酯碱使用,具体参见“现代临床研究”项。

【注意】主要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

【摘录】《中华本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